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 明星
    6.0

    于洋

    • 身高:178cm
    • 体重:
    • 星座:
    • 血型:O
    • 地区:中国
    • 人气:403
    • 简介:于洋,表演艺术家,1930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六岁那年,闯关东的父亲病死关外,家乡又遭灾,这突来的天灾人祸,迫使母亲带着他流落到东北。在长春,他遭受过孤儿院的虐侍,也饱尝过流浪街头的凄苦。直到替人做佣人的母亲攒下点血汗钱,才把他送进小学读书。1942年,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一部儿童片挑选临时儿童演员,于洋抱着自己找些活路以减轻母亲负担的心理经人介绍去应试。结果被选中。于是,在半工半读生活中,他接触了电影表演。   1945年,东北人民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获得解放,也掀开了于洋生活中崭新的一页:他那在八路军中工作厂多年的哥哥随部队来到长春,找到了他,并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十五岁的于洋参加革命队伍后,当过公安战线上的侦察员,参加过暴风骤雨般的土改运动,以后又作为解放军的文化干事,参加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并在某部炮兵团获得过四野颁发的渡江战役纪念章。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这两年多的战斗生活对自己日后的电影表演,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1947年11月,于洋奉命来到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留下他打老蒋》的拍摄。在这部短故事片里,他扮演我军连长。从此,他正式开始了电影演员的生活。   《留下他打老蒋》的导演伊琳,做为于洋在电影艺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首先教给于洋的是:“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一革命文艺宗旨。并且还告诉他,在表演中生活是基础,没有真实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实。同时,陈波儿、王滨等都对于洋有过殷切的希望和具体的帮助。   1948年我国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桥》开始拍摄。在这部影片中,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国家的主人出现在银幕上。于洋在影片中饰演了青年工人吴一竹。他的表演纯真、质朴,表现出获得翻身解放的炼钢工人,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勇于克服困难的可贵品质。   1949年,于洋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于洋还参加拍摄了《中华女儿》、《卫国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摄这些影片的过程中,他接触到刘琼、谢添、陈强、张平等很多有经验的老演员。从他们身上学习了许多长处,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创造中来。这种学习,成为于洋艺术上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他尤其不能忘怀自己的良师与益友——蓝马。于洋与蓝马是在1951年拍摄《走向新中国》时结识的。在影片中,蓝马饰工程师,于洋饰炼钢工人。从体验生活,到实地拍摄,他们一直在一起。于洋从蓝马的表演中深切地悟出了什么是内在的真挚,认识到演员创作中应该做到我就是“他”,而不是我在表演;演员要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和动作打动观众,而不要搞虚假的卖弄。此后,于洋便执着地追求着那种在生活中寻找表演依据,带着真情实感去刻画人物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1953)中黛乌这一形象的塑造,就是他在这方面的一次可喜尝试。黛乌是一位苗族青年,边寨的联防队长。于洋以富于激情的表演,塑造了这位勇敢、顽强、纯朴、坦率的苗族青年形象,得到观众的喜爱。   1955年,于洋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集中学习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主的现实主义表演理论。如果说,从前他是在广泛的学习和探索中走过来的,那么这次学习,带给他一次运用理论系统地总结自己过去艺术上成败得失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重要标志,就是他在电影学院表训班毕业后不久,在影片《英雄虎胆》(1958)中塑造的我军侦察员曾泰的形象。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于洋演员生活的黄金时代。他连续参加《飞越天险》(1958)、《青春之歌》(1959)、《矿灯》(1959)、《水上春秋》(1960)、《暴风骤雨》(1961)等影片的拍摄,塑造了赵中凯、江华、傅东山、华小龙、肖队长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暴风骤雨》中土改工作队肖队长的形象塑造很有光彩。他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把当年参加上改时见到过的几个工作队长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经过艺术加工,熔铸到肖队长的形象中,把自己当年饱含深情访贫问苦的情景溶化在肖队长与贫农赵玉林等人物的感情交流中,语言和动作真切自如,在肖队长这个形象身上显示了于洋那种刚毅、深沉、真挚、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   1964年,于洋参加了影片《大浪淘沙》的拍摄。这部影片表现大革命前后几个知识分子所走的不同道路,于洋扮演了主要角色靳恭绶。这个人物耿直、倔强,勇于追求真理,愿为真理而献身。靳恭绶这个人物对于洋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的遭遇和经历,使于洋联想到自己从一个逃荒的穷孩子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从而加深了对角色的理解。于洋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思想脉络、个性和特点,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追求革命、不断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靳恭绶在市场上初逢赵老师,思想上受到启蒙后,那种外静内动的神情;为维护正义,他鲁莽地对结拜弟兄挥以老拳的愤激行为;为了追求崇高的信仰,他与女友不欢而别时的率直举动……。这些戏,他都演得真实贴切,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影片摄制完成后,还没来得及上映,“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这部影片包括于洋所塑造的靳恭绶的形象,也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影片才同观众见面,受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于洋在中止了一段银幕形象创作后,曾参加了《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等影片的拍摄。   于洋除继续担任演员外,开始从事电影导演工作。《万里征途》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这是1977年摄制的一部表现工业支援农业题材的影片。《戴手铐的旅客》是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近几年来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影片表现在十年动乱中,不计个人安危、坚守自己岗位的公安干部的事迹。于洋把这部影片处理成正剧,描绘了刘杰、王丰年、魏子恒、魏小明等几个具有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公安干部的形象。“桥头会面”、“街头闹市”“列车追踪”几场戏的处理都较有时代特点,“冲冲冲”、“杀杀杀”的背景歌声,买卖东西时的语录问答,水泄不通的列车中混乱、嘈杂的情景和拷问的场面,把人们带回十年动乱那特定的年代。但影片也存在个别情节不够真实,为打斗而打斗的不足之处。做为影片的主要演员,于洋塑造的刘杰形象也给观众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 代表作品:
    • 生日:06-09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一舟资源网公众号二维码

    参演作品

    • 10.0 更新至29集 庆余年第二季 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郭麒麟,田雨,李小冉,宋轶,辛芷蕾,高曙光,李强,于洋,刘端端,张昊唯,佟梦实,毛晓彤,王楚然,王晓晨,俞飞鸿,金晨,高露,隋俊波,毕彦君,付辛博,余皑磊,王天辰,吴幸键,宣言,冯兵,郭子凡,左凌峰,张维伊,刘同,宁理,归亚蕾,王庆祥,王同辉,沈晓海,冯恩鹤,秦焰,刘宇桥,王成阳,姚安濂,徐志胜,王建国,杨彤,张弛,李珞安
    • 2.0 完结 奔跑吧第五季 李晨,杨颖,郑恺,沙溢,蔡徐坤,黄旭熙,张彬彬,张韶涵,周也,孟佳,李纯,何泓姗,宋雨琦,秦昊,吉克隽逸,邓紫棋,白鹿,张含韵,郭麒麟,陈飞宇,毕雯珺,张哲瀚,王嘉尔,许凯,董思成,吴宣仪,萧敬腾,于洋,苗苗,金靖,谭松韵,周笔畅
    • 5.0 HD1080p.国语中字 缝纫机乐队 大鹏,乔杉,古力娜扎,李鸿其,韩童生,曲隽希,于谦,岳云鹏,王劲松,于洋,代乐乐,赵英俊,马大明,张一鸣,衣云鹤,曹然然,曹桐睿,宋小宝,刘小光,文松,宋晓峰,周冬雨,袁姗姗,宋茜,林志玲,赵露思
    • 4.0 HD 一秒钟 张译,刘浩存,范伟,余皑磊,张邵勃,李延,于洋,刘云龙,常海军,曹瑞,唐孜悦,李晓川,于滨,王敏萱,宋家琦,杨铁城,王兵
    • 1.0 HD 一切如你 于蓝,于洋,秦怡,田华,谢芳,牛犇,刘江,杨静,管宗祥,许还山,张勇手,雷恪生,彭玉,李明启,吕中,郑毓芝
    • 9.0 HD1080p.国语中字 大“反”派 包贝尔,李嘉琦,周大勇,马旭东,王喳喳,孔梓柔,克拉拉,于洋,魏翔,贾冰,杨皓宇,尹正,王迅,常远,文章,王成思,张一鸣,王天放,吕严,张百乔,滕哲,张祐维,德柏
    • 6.0 HD中字 东北告别天团 崔志佳,宋晓峰,张琪,老四,刁彪,李昆鹰,于洋,孙越,梁龙,赵海燕,张子栋,韩彦博,衣云鹤,美娜,李会长
    • 2.0 HD中字 东北告别天团2 崔志佳,于洋,宋晓峰,孙越,梁龙,张子栋,大能,张百乔,李会长,李宗恒,彼得洛夫,唐人,衣云鹤,张琪,李昆鹰,刁标,肖帛辰,姚澜,李自强,孙权,吴泽琨,古筝,冯力宪
    • 3.0 HD中字 东北合伙人 崔志佳,修睿,张琪,于洋,李昆鹰,文松,黄妮娜,陈嘉男,王蕊,郭祥鹏,衣云鹤,刁彪
    • 7.0 HD 保你平安 大鹏,李雪琴,尹正,王迅,王圣迪,马丽,宋茜,白宇,贾冰,杨迪,潘斌龙,倪虹洁,乔杉,于洋,刘金山,曹炳琨,梁超,张林,老四,李胤维,夏甄,邓飞,李妮妮,张婉儿,娄乃鸣,陈祉希,其那日图,兰西雅,方圆圆,林若惜,大能,吴昊宸
    • 2.0 HD中字 冒牌财神爷 贾冰,于洋,克拉拉,崔志佳,修睿,桑平,郭阳,郭亮,潘悦,欧阳振峰
    • 4.0 HD 卫国保家 杨静,于洋,张莹
    • 10.0 更新至25集 庆余年 第一季特别版 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李小冉,袁泉,于荣光,辛芷蕾,李纯,宋轶,刘桦,田雨,王阳,于谨维,郭麒麟,高曙光,李强,于洋,海一天,肖战,佟梦实,刘端端,张昊唯,李俊贤,刘润南,韩玖诺,刘美彤,韩昊霖,崔志刚,贾景晖,代文雯,李子峰,崔鹏,杜玉明,赵柯,许还山,曹翠芬,李建义,郑毓芝,梁爱琪,李洪权,赫子铭,罗二羊,傅迦,赵振廷,董可飞,康杰,张恒瑞,郭家诺,常铖,于安,淮文,孙亦沐,王铮,邓童天,乔于庭,林静,于小鸣,姜洋,东靖川,阎鹤祥
    • 2.0 更新至13集 庆余年 第二季 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田雨,李小冉,俞飞鸿,袁泉,毛晓彤,郭麒麟,宋轶,辛芷蕾,宁理,刘端端,张昊唯,付辛博,高曙光,赵柯,于洋,李强,刘桦,佟梦实,郭子凡,金晨,王楚然,高露,王晓晨,隋俊波,归亚蕾,余皑磊,毕彦君,罗二羊,吴幸键,宣言,王庆祥,徐志胜,崔志刚,傅迦,姚安濂,秦焰,沈晓海,王同辉,冯兵,常铖,王建国,刘宇桥,冯恩鹤,赵振廷,董可飞,李俊贤,崔鹏,贾景晖,王天辰,代文雯,王成阳,张弛,左凌峰,刘同,张维伊,东靖川,杨彤,孙亦沐,于小鸣,魏炳桦,李珞桉
    • 3.0 HD中字 大话神捕 许君聪,卜钰,包贝尔,于洋,德柏,张经纬,张泰维,杨山,贺军,陈秋伶,张美伦,马翼
    • 8.0 HD 大海在呼唤 于洋,鲁非,梅兆华
    • 1.0 HD 大侦探霍桑 韩庚,尹正,张慧雯,刘嘉玲,郭晓东,冯嘉怡,罗家英,王梓轩,于洋
    • 7.0 HD 外太空的莫扎特 黄渤,荣梓杉,姚晨,范伟,黄杨钿甜,王一鸣,黄星羱,方洲,陈思诚,贾冰,许君聪,于洋,梅婷,萧李臻瑱,于波,桑平,黄觉,范湉湉,郎朗,易小星,王宁,周楚濋,陈昊,李明轩,尹君正,杨金赐,杨德民,钱重远,王以纶,张羽,杨璞
    • 6.0 更新至25集 庆余年第一季特别版 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李小冉,袁泉,于荣光,辛芷蕾,李纯,宋轶,刘桦,田雨,王阳,于谨维,郭麒麟,高曙光,李强,于洋,海一天,肖战,佟梦实,刘端端,张昊唯,李俊贤,刘润南,韩玖诺,刘美彤,韩昊霖,崔志刚,贾景晖,代文雯,李子峰,崔鹏,杜玉明,赵柯,许还山,曹翠芬,李建义,郑毓芝,梁爱琪,李洪权,赫子铭,罗二羊,傅迦,赵振廷,董可飞,康杰,张恒瑞,郭家诺,常铖,于安,淮文,孙亦沐,王铮,邓童天,乔于庭,林静,于小鸣,姜洋,东靖川,阎鹤祥
    • 6.0 HD中字 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 于洋,孙景路,冯奇,刘琼,仲星火,牛犇,程之

    于洋,表演艺术家,1930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六岁那年,闯关东的父亲病死关外,家乡又遭灾,这突来的天灾人祸,迫使母亲带着他流落到东北。在长春,他遭受过孤儿院的虐侍,也饱尝过流浪街头的凄苦。直到替人做佣人的母亲攒下点血汗钱,才把他送进小学读书。1942年,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一部儿童片挑选临时儿童演员,于洋抱着自己找些活路以减轻母亲负担的心理经人介绍去应试。结果被选中。于是,在半工半读生活中,他接触了电影表演。   1945年,东北人民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获得解放,也掀开了于洋生活中崭新的一页:他那在八路军中工作厂多年的哥哥随部队来到长春,找到了他,并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十五岁的于洋参加革命队伍后,当过公安战线上的侦察员,参加过暴风骤雨般的土改运动,以后又作为解放军的文化干事,参加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并在某部炮兵团获得过四野颁发的渡江战役纪念章。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这两年多的战斗生活对自己日后的电影表演,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1947年11月,于洋奉命来到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留下他打老蒋》的拍摄。在这部短故事片里,他扮演我军连长。从此,他正式开始了电影演员的生活。   《留下他打老蒋》的导演伊琳,做为于洋在电影艺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首先教给于洋的是:“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一革命文艺宗旨。并且还告诉他,在表演中生活是基础,没有真实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实。同时,陈波儿、王滨等都对于洋有过殷切的希望和具体的帮助。   1948年我国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桥》开始拍摄。在这部影片中,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国家的主人出现在银幕上。于洋在影片中饰演了青年工人吴一竹。他的表演纯真、质朴,表现出获得翻身解放的炼钢工人,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勇于克服困难的可贵品质。   1949年,于洋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于洋还参加拍摄了《中华女儿》、《卫国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摄这些影片的过程中,他接触到刘琼、谢添、陈强、张平等很多有经验的老演员。从他们身上学习了许多长处,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创造中来。这种学习,成为于洋艺术上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他尤其不能忘怀自己的良师与益友——蓝马。于洋与蓝马是在1951年拍摄《走向新中国》时结识的。在影片中,蓝马饰工程师,于洋饰炼钢工人。从体验生活,到实地拍摄,他们一直在一起。于洋从蓝马的表演中深切地悟出了什么是内在的真挚,认识到演员创作中应该做到我就是“他”,而不是我在表演;演员要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和动作打动观众,而不要搞虚假的卖弄。此后,于洋便执着地追求着那种在生活中寻找表演依据,带着真情实感去刻画人物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1953)中黛乌这一形象的塑造,就是他在这方面的一次可喜尝试。黛乌是一位苗族青年,边寨的联防队长。于洋以富于激情的表演,塑造了这位勇敢、顽强、纯朴、坦率的苗族青年形象,得到观众的喜爱。   1955年,于洋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集中学习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主的现实主义表演理论。如果说,从前他是在广泛的学习和探索中走过来的,那么这次学习,带给他一次运用理论系统地总结自己过去艺术上成败得失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重要标志,就是他在电影学院表训班毕业后不久,在影片《英雄虎胆》(1958)中塑造的我军侦察员曾泰的形象。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于洋演员生活的黄金时代。他连续参加《飞越天险》(1958)、《青春之歌》(1959)、《矿灯》(1959)、《水上春秋》(1960)、《暴风骤雨》(1961)等影片的拍摄,塑造了赵中凯、江华、傅东山、华小龙、肖队长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暴风骤雨》中土改工作队肖队长的形象塑造很有光彩。他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把当年参加上改时见到过的几个工作队长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经过艺术加工,熔铸到肖队长的形象中,把自己当年饱含深情访贫问苦的情景溶化在肖队长与贫农赵玉林等人物的感情交流中,语言和动作真切自如,在肖队长这个形象身上显示了于洋那种刚毅、深沉、真挚、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   1964年,于洋参加了影片《大浪淘沙》的拍摄。这部影片表现大革命前后几个知识分子所走的不同道路,于洋扮演了主要角色靳恭绶。这个人物耿直、倔强,勇于追求真理,愿为真理而献身。靳恭绶这个人物对于洋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的遭遇和经历,使于洋联想到自己从一个逃荒的穷孩子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从而加深了对角色的理解。于洋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思想脉络、个性和特点,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追求革命、不断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靳恭绶在市场上初逢赵老师,思想上受到启蒙后,那种外静内动的神情;为维护正义,他鲁莽地对结拜弟兄挥以老拳的愤激行为;为了追求崇高的信仰,他与女友不欢而别时的率直举动……。这些戏,他都演得真实贴切,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影片摄制完成后,还没来得及上映,“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这部影片包括于洋所塑造的靳恭绶的形象,也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影片才同观众见面,受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于洋在中止了一段银幕形象创作后,曾参加了《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等影片的拍摄。   于洋除继续担任演员外,开始从事电影导演工作。《万里征途》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这是1977年摄制的一部表现工业支援农业题材的影片。《戴手铐的旅客》是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近几年来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影片表现在十年动乱中,不计个人安危、坚守自己岗位的公安干部的事迹。于洋把这部影片处理成正剧,描绘了刘杰、王丰年、魏子恒、魏小明等几个具有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公安干部的形象。“桥头会面”、“街头闹市”“列车追踪”几场戏的处理都较有时代特点,“冲冲冲”、“杀杀杀”的背景歌声,买卖东西时的语录问答,水泄不通的列车中混乱、嘈杂的情景和拷问的场面,把人们带回十年动乱那特定的年代。但影片也存在个别情节不够真实,为打斗而打斗的不足之处。做为影片的主要演员,于洋塑造的刘杰形象也给观众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一舟资源网提供免费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等影视资源高清P2PBT种子磁力链接迅雷下载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123456@test.cn   icp123

    © 2024 www.kylexpf.com  

    一舟资源网